太行山脈的風掠過石家莊大峪山生命紀念園的松柏與草坪。作為2023年石家莊民生工程之一,這座由石家莊交投集團打造的公益性公墓以“綠色殯葬”為核心理念,在青山綠水間迎來開園后的首個清明節。
4月2日,大峪山生命紀念園工作人員介紹草坪安葬區的情況。俱凝搏攝
據介紹,紀念園摒棄傳統墓園的肅穆,通過“一軸兩線四園區”的設計,將壽文化、歷史記憶與自然景觀相融合。21畝的生態安葬區內,逝者長眠于草坪葬區的茵茵綠毯下,或安息于花壇旁的鮮花繽紛叢中,枝條輕撫墓碑,如自然的溫柔臂彎。文竹苑的竹林與松柏交相輝映,形成生生不息的自然花園。
4月2日,工作人員代客祭掃。俱凝搏攝
紀念園以溫情化解思念。線上,“云端紀念館”的留言在電子屏循環播放;線下,一位老人緩緩寫道:“老伴,院里的海棠又開了......”信件隨青煙飄向遠方。不遠處,6組環保祭祀爐靜立園中,代客祭掃服務讓異鄉游子安放下追思之情。
“父親一生簡樸,化作春泥滋養草木是他最向往的歸宿。”業務大廳內,一位家屬正為父親辦理草坪葬手續。據工作人員介紹,清明節期間,紀念園將舉辦“綠色新生,回歸自然”公益生態葬,目前已有不少逝者家屬報名參與。
4月2日,工作人員提供鮮花換“紙錢”服務。俱凝搏攝
近年來,隨著殯葬改革的逐步深入,魂系生態、回歸自然的生態葬方式,日益受到民眾的關注和認可。“生態安葬反映著殯葬觀念的變遷,讓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回歸自然。”石家莊大峪山生命紀念園負責人趙恒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