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舊標準能讓企業輕松跨過卻未必能保證產品安全。新標準實施將改變行業生態,為消費者筑起更可靠的安全防線。”6月30日,中國國際旅行衛生保健協會醫療物資與醫療合作分會秘書長陳紅彥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采訪時表示。
陳紅彥介紹,“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是與人體直接接觸的、為達到人體生理衛生或抗菌、抑菌目的的一次性使用日常生活用品。這類產品的衛生狀況直接影響使用者的身體健康。二十余年來,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的新產品不斷涌現,但它們卻未被舊國標約束規范,從而出現了‘監管盲區’。新國標調整了標準適用范圍,明確‘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主要包括婦女經期衛生用品、排泄物衛生用品(不包括廁所用紙)和衛生濕巾、抗菌劑、抑菌劑等其他衛生用品,并增加‘衛生濕巾’等類別的術語和定義,織密了產品安全的防護網。”
“以大眾關注度很高的衛生巾標準為例,新國標根據感染風險,將婦女經期衛生用品的普通級分為‘衛生栓(內置棉條)’和‘其他婦女經期衛生用品’并根據風險等級分別規定了微生物指標。”在陳紅彥看來,新國標細化了原材料衛生要求,優化了生產過程衛生要求,強化了產品衛生要求,根據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不同產品的健康風險,按風險等級增加了pH值、可遷移性熒光增白劑殘留量理化指標,同時調整了微生物污染指標和毒理學安全性要求。
陳紅彥表示,新國標更新和補充了相關檢測方法,調整了真菌檢測方法,優化了環氧乙烷殘留量檢測方法,增加了新理化指標檢測方法、部分抗(抑)菌試驗方法等。“新的檢測方法能提升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倒逼企業提升產品質量。以往那些在惡劣的衛生條件下、依靠簡陋設備生產的小作坊,未來要么選擇升級改造,要么迎接被市場淘汰的結果。”
“在2025年7月1日前,按舊標準生產的產品,只要在保質期內仍可銷售。不過建議消費者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優先選購標注‘GB 15979-2024’的新國標產品。”陳紅彥說。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